温婉坐在拐枣树下择豆角,屋里,继母周氏和她娘吴氏小声说着话。 “你那个继女翻过年就十六了吧?” 周氏盘腿坐在炕上,手里做着针线活,听到她娘的话,掀了掀眼皮,嗯一声。 吴氏见周氏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,心里不免为女儿着急,“怎么着,到现在都还没人上门说亲?” “没呢!” “你咋就不知道急呢?”吴氏的声音加重了些。 周氏拿眼睛瞥了下窗外,确定温婉听不到母女俩的谈话,这才放低声音:“急啥,她要是走了,家里这么多活儿,谁来干?” 吴氏拍了拍大腿,一脸的不赞同,“哎哟我的亲闺女诶,你可不能只顾着眼前,也该想想顺子了。” 温顺,是温婉继弟的名字。 吴氏想到这阵子自家村里的事儿,不免眼红,“你还记得我们村那个穷酸秀才吧?” “是不是考了几年没考上举人,被大财主亲自上门退婚的那个?” “可不是咋的,前几年他拍着胸脯跟镇上的宁大财主保证一定中,中了就把人姑娘娶进门。结果临到头让他给考崩了,宁大财主他闺女从小姑娘等到大姑娘,能不恼火吗?宁大财主二话不说就上门把亲给退了。那秀才成了我们村的大笑话,今年又去省城试了一回,结果你猜怎么着?” 周氏瞪大了眼,“该不会是中了吧?” “昨儿个刚摆的席面,你爹还去吃了顿酒,听他说,镇上来了几位富商给举人老爷送礼呢!堆了半个堂屋。” 周氏听得起劲,“中了举人老爷还能有这好处?” “要不咋叫穷酸秀才举人老爷呢?中了举,那可是有机会去县衙当官的,谁不上赶着讨好,尤其是那些个做生意的,贼精着呢。”吴氏看向自家女儿,“要我说,你就该送顺子去读书,没准儿将来也能给你考个功名回来,到时候成了举人娘,能给人挂田收好处,你还愁吃愁穿?” 在大楚朝,举人名下的田能免四百亩地税,丁徭八人。 谁要是中了举,十里八村的人都会把自己家的田挂到举人名下减税,不亲的也攀亲求免徭役,举人就算当不了官,挂上几年,那也是吃穿不愁的大财主了。 ...